学信网 学籍查询 PG电子游戏的投注方法官网查询 学位查询 在线验证 出国教育背景信息服务 图像校对 学信档案 高考 研招 港澳台招生 征兵 就业 学职平台

人工智能:加速向未来_学信网

导言

刷脸支付、语音识别、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技术似乎突然充斥着我们的视野,不知不觉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人工智能是在一夜之间兴起的吗?它的历史、现状和未来,都值得关注。更有甚者,教育部在近日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在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引导高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大力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人工智能简史

  • 达特茅斯会议标志着人工智能的诞生
  • XCON专家系统出现
  • IBM的“深蓝”战胜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
  • Alphago运用深度学习算法战胜围棋冠军李世石
  • 图灵测试诞生。同年,图灵还预言创造出具有真正智能的机器的可能性
  • 受限于计算能力,进入第一个寒冬
  • 个人计算机性能提升,人工智能硬件市场萎缩,进入第二次低谷
  • Hinton提出“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部分研究方向

机器学习研究计算机如何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并不断改善自身性能。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种,其动机在于建立、模拟人脑进行分析学习的神经网络,它模仿人脑的机制来解释数据。
计算机视觉研究相关的理论和技术,试图建立能够从图像或者多维数据中获取“信息”的人工智能系统。
自然语言处理研究能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用自然语言进行有效通信的各种理论和方法。
模式识别是通过计算机用数学技术方法来研究模式的自动处理和判读,我们把环境与客体统称为“模式”。

高校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7年7月筹建,实验室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与前瞻性研究,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机器人,与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等的交叉学科等方面的研究,以及与这些理论相关的应用研究与系统集成。

北京大学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以实现高度智能化的机器感知和智能系统为目标,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开展机器感知、智能信息处理与认知科学方面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目前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感知机理、感知计算、机器学习、智能媒体技术、智能交互技术。

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

研究所成立于1988年,研究所面向国际学科发展趋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利用人工智能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开辟新的研究领域,逐渐确立了人工智能基础研究、自然语言处理和智能多媒体技术等主要研究方向。

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在学术带头人、所长郑南宁院士的主持下,实验室主要进行以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为基础的智能信息处理结合学科发展前沿,重点进行视觉信号统计特性、初级视觉模型、计算机图形学和机器视觉信息计算模型研究等。

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于1984年,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以模式识别基础理论、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以及语音语言信息处理为主要研究方向,研究人类模式识别的机理和有效的计算方法,为开发智能系统提供关键技术,为探求人类智力的本质提供科学依据。

智能信息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依托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主要研究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智能计算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以及在智能系统中的应用,逐步建设成为高水平和国际化的科研基地。

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哪些专业和人工智能有关?

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呈现两种趋势,一种是让人工智能“更聪明”,也就是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的理论模型,让人工智能拥有越来越强的学习能力,最终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种偏向于前端计算,也就是在硬件条件有限的前提下简化算法,使人工智能“更能干”,更容易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

前者需要良好的数学、编程功底,因而喜欢理论研究的学生可优先以计算机科学类、数学这些专业作为切入点;而后者可能更适合喜欢“动手”的学生,因而光电物理、自动化、电子科学类等学科容易与人工智能领域产生交集。

人工智能专业 今年高考会成“香饽饽”吗

对今年的高考生来说,高校的“人工智能班”和“人工智能学院”,或将成为他们填报志愿时的“新热门”。毕竟,智能类学科正在快速崛起,这从教育部批准的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中也可见一斑。2017年,有19所高校新增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人工智能产业的人才需求

人工智能行业人才需求旺盛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迅猛,市场需求足够大,但真正的人才稀缺。优秀的工程师,市面上很难招到。随着AI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深入,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对高精端人才的需求会更加旺盛。

专业人才供不应求

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缺口不断增大,对人工智能专家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人工智能专家大多是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型人才,主要重视方法的创新。如今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公司设立人工智能业务部,应用类专业人才正变得炙手可热。

人才从哪儿来

人工智能是一个复合型新兴交叉学科,包括数学、物理、电子信息、通信、物联网和大数据,以及微电子集成电路等多个领域,再进一步讲,还包括类脑研究。因为跨度大,所以培养人才的难度也大。

缺口500万,人工智能人才如何“高校造”

我国人工智能的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根据高盛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分布》报告统计,2017年全球新兴人工智能项目中,中国占据51%,数量上已经超越美国。但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储备,中国却只有5%左右。

人工智能的未来想象

“砸饭碗”还是“造饭碗”

当机器越来越像人,能够做人的工作,这是否意味着它们会抢走人类的饭碗?来自互联网业界的声音相对乐观,一个普遍的观点是: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冲击正在发生,但被取代的主要是重复性的工作,人工智能也会带来新的职位,让人类可以从事更多创造性的工作。

未来:百米赛跑才刚刚起步

未来的人工智能什么样?现在可能谁都没有答案,但能确定的是,当下只是个开始。“如果把人工智能应用比喻成百米赛跑,现在是刚刚起步。”张益肇说,“人工智能现阶段就是互联网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那个阶段。”

用人工智能“撬开”关于未来的想象

智能革命中,很多人将看到“未来的自己”。随着应用大幕开启,人工智能会“点亮”更多领域和人们生活。未来人们或许不再需要学习一些工具的使用,复杂生活变简单。技术的潜力是无限的。人工智能要做的,就是用科技“撬开”关于未来的想象。

编辑:彭妲 美术编辑:莎莎